|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晋州历史文化底蕴浓厚

晋州历史文化底蕴浓厚

关键词:晋州,魏征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晋州人民政府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jinzhou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7680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晋州历史文化底蕴浓厚,系大唐名相魏征故里。如何在现代城市的规划建设中,充分挖掘城市自身的历史文化资源,与城市现代文明气息交相辉映,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形成鲜明的晋州特色,保护、利用文物资源,使晋州的风土人情、文学艺术和地域风景等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得到充分地体现,就要找准经济建设和繁荣历史文化的结合点,搞好发展规划,打造新亮点,并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进而能为晋州大展宏图、走出河北、走向全国再生推助之力!

一、 晋州历史文化悠久,文物资源丰富

  晋州境在唐尧时代属冀州,在虞舜、夏禹、商、周各代属并州。春秋初期名鼓国,战国时期晋州境设城邑下曲阳、昔阳,二城邑先后属晋国、中山国、燕国、齐国、赵国。秦统一全国,晋州境属巨鹿郡。西汉市境置三县:下曲阳县、临平县、安乡县。东汉废临平、安乡二县入下曲阳县,属冀州刺史部巨鹿郡。唐、宋、时期称鼓城县。自元代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忽必烈开始,将隋唐时的原山西晋州(今山西省临汾市,系大唐王朝李渊、李世民父子的发祥地),移改至河北下曲阳(北周时为巨鹿郡下曲阳,唐时为鼓城县),升格为州辖三县(饶阳、安平等),而至明代,已再升为“京畿之地,首善之区”的显赫地位,特列为直隶州。 中华民国时晋州改为晋县。

  1991年11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消晋县,设立晋州市。

  晋州地下文物丰富,已出土了自商至明清的一批珍贵文物,其中唐代文物石药碾系国家一级(甲)珍品(由于晋州市文物保管条件有限,包括石药碾在内的晋州市珍贵文物一直保存在省博物馆文物库房)。隋代的乐器之一陨, 唐代黑陶钵、铜净瓶、白执壶,宋代的围棋棋子和内外双釉瓷盘,金代瓷枕等文物,均可证明晋州文化的深厚底蕴。

  2008年4月,在石津灌渠发现并随后组织一次性挖掘晋州元、明代石刻碑群共22通(块),经省、市文物专家、历史学家鉴定、研讨,认为一次抢救如此多的元、明代碑刻,在石家庄市为建国以来首次。石碑的规制、规格和雕刻水平都很高,在冀中地区堪称一流。并鉴定定级国家馆藏珍贵文物五件( 二级文物一件,三级文物四件)。通过研究,石刻碑群绝大部分为明代晋州文庙(原址在今晋州影剧院)遗物,现今,我们从22通(块)明代文庙及五岳观刻石碑记的重现与明代原出土的晋州重修明伦堂碑文相印证,可以进一步说明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明代时期的晋州文庙,其规格和规模,都是相当可观的,它应是华北京畿之地的重要儒学(国学)的教育基地之一;

第二,明代晋州儒学以弘扬魏徵文化为核心,已经形成相当完整的体系,全面而又多元的主体格局;

第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三大主流的儒、释、道的标志性建筑物:儒家的晋州文庙(明伦堂),释家的大唐御封普光寺和道家的五岳观,在晋州大地长期并存。

  根据文献记载和文物调查,晋州重要的文化景点主要有:文庙、五岳观、东关牌坊、明伦堂、魏征祠、普光寺、吴广洪福寺、恒山书院、湘殷书院、东关书院、朱总司令在侯城旧址、京观遗址、朱氏墓群等。其中大尚村朱氏墓群2008年公布为河北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朱总司令在侯城旧址已申报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其他文化景点由于历史、自然的原因和文化大革命的严重破坏,地上建筑等已荡然无存,只抢救保护了一些遗留文物:明代成化十七年“晋州五岳观重建记”碑,青石质,碑首、碑身完整,通高266cm,宽91cm,厚23cm。碑文字迹清晰,详细记述了五岳观的地理位置、创建、兴废年代;重建起因、发起人和重建规模。对明代晋州地区道教与社会名流及民众信仰等地方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国家二级文物;明代嘉靖二十四年“晋州新建名宦乡贤祠记”碑首,青石质,四龙拱形碑首,高120cm,宽110cm,厚31cm,保存完整。1985年在名宦乡贤祠原址出土的“晋州新建名宦乡贤祠记”残碑,残高85cm,残宽33cm,厚29cm,碑文残存七行,142字,此文字正是近代《晋州县志.金石志》中收录的晋州新建名宦乡贤祠记”碑文中的一部分。残碑身与碑首实为同一碑体。是研究魏征故里、晋州古代名宦乡贤及晋州明代乡土文化非常重要的实物资料。国家三级文物;明代万历年间“晋州重修儒学明伦堂记”碑,青石质,碑首、碑身有残缺,保留的文字可断读。通高220cm,宽86cm,厚22cm。碑文追述了晋州历史沿革、明伦堂始建、重修缘由,是研究明代晋州地区的社会文化、地方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国家三级文物;清代康熙三十一年“晋州湘殷书院碑记”碑,高170cm,宽81cm,厚23cm,碑首、碑身一体,保存完整,字迹清晰。记述了湘殷书院的建立经过及陈祖法在晋州为官时的功德。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对清代晋州地区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国家三级文物;元代“晋州五岳观碑”残碑,残存碑首与碑身上部,白石质,残高115cm,宽110cm,厚21cm。碑文记述了晋州五岳观始创人朱志希出家为道,修行度徒,并与晋州名士创建五岳观之事迹,是研究元代全真道在晋州地区的传承及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国家三级文物;吴广洪福寺佛像、“吴广洪福寺重建记”碑;“重修文庙碑记”碑首、“晋州重修庙学碑记”碑首、“重修晋州文庙碑记”碑首、“重修晋州学记”碑首、“碑记”碑首、碑座等。

  随着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深入展开,2008年12月至2009年1月由石家庄市统一组织对我市野外文物进行了全面普查,初步登记野外文物遗址、古墓葬、特色民居等100余处,按照文物普查的统一部署,目前资料尚在进一步整理之中,但已证明晋州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二、 魏征文化独具特色,廉政建设深入人心

  魏征的故里就是晋州市,和其他县、市相比,魏征文化便成为晋州市所独具的特色文化。特别是发现了明代新建名宦乡贤祠记碑的碑首,与原有的碑文石刻,正相吻合,魏徵作为古代晋州名宦乡贤之首再次证实。对于这个优势,我们应该、也值得好好研究。魏征,作为唐代贞观时期的名相,深受唐太宗的器重,并被誉为可以明得失的“人镜”,后人又有“金鉴”、“明镜”之赞誉。其主导思想和精神,在当时和今后的历史发展中,都彰显着一定的积极因素,发挥着一定的推进作用,因而,也就具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对于我们晋州人来说,尤其显得亲切而直接。

  魏征其人其事,作为乡贤、名相,是晋州响亮而耀眼的名片;魏征思想文化,作为奇葩瑰宝,是晋州灿烂思想文化的重要标志。如今,每每提及魏征,不仅晋州人有一种亲切感、自豪感,就是一般国人也大多怀有一种肃然起敬之情。这是由魏征的思想、精神和人格魅力所致。在近25年时间里,魏征故里的晋州人进行魏征研究一直持续未断,编辑出版了20余部专著,且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可喜成果,并与时俱进地步步走向深入。

  特别是借助魏征声誉,依托魏征公园,建设了河北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魏征博物馆、书法名家碑廊和以魏征箴言命名的若干景点借助公园的人文景观和绚丽风光,增添了趣味性和游乐性。公园因基地而提高了文化品味和艺术价值。可谓游中有学,学中有乐。施教于游,寓教于乐。这就是一种有利当代、惠及千秋的重要举措,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借鉴之场所,更是凝聚晋州丰厚文化底蕴、弘扬魏徵人文精神的晋州文化名片。

三、保护遗产建设景点,优化晋州发展环境

  城市的地方特色是指一座城市在内容和形式上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体特征。主要包括城市的性质、产业结构、经济特点、传统文化、民俗风情、体型环境等方面。城市应当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唯有特色才有生命力。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的地方特色,重庆有山城特色、绍兴有水城特色、平遥有古城特色、珠海有新城特色。没有特色的城市是一个平淡的,缺乏魅力的城市。因而,在现代城市的规划建设中,必须充分发挥城市优势,注重挖掘城市的个体特征,必须充分考虑城市特色如何延续。

  晋州的历史文化优势就在于魏征精神,牢牢把握了魏征文化特色,是体现晋州文化的基石。由于历史的原因,晋州地上文物遗迹已荡然无存,古文物遗址已被现代建筑所覆盖,做好规划工作,彰显晋州传统文化精髓,是历史的必然。西部开发以魏征公园为依托,以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为基石,充分利用文物资源,建立独具特色的“晋州博物馆”、魏征祠和弘扬魏征精神的石牌坊,坚持在魏征公园区域开办“晋州市民间艺术市场”,借助历史文化遗产,兴起文化旅游,提升影响力,拉动晋州经济协调发展。

  结合晋州城市发展现状,以晋州文庙原址—晋州影剧院为中心,部分恢复明清时期建筑风貌,将市府路建成仿古一条街,并充分利用晋州书画、戏曲等文化艺术优势,把该区建成具有丰富文化底蕴,集艺术休闲、旅游购物为一体的文化特色街。

  总之,在晋州的城市规划建设中,我们要充分挖掘晋州的历史文化底蕴,利用我们的历史文化优势,牢牢把握晋州的文化特色,努力使文化传统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和全局、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关系,使我们走进历史能抒发思古情怀,走出历史,能把握现代文明的脉络,使城市的风土人情、文学艺术和地域风景等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得到充分地体现。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